从一个白净大学生,到一个勤劳庄稼汉,他“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奋斗在希望的田野上,以实际行动扛起带领乡亲走向共富的责任。他就是台州市人大代表、黄岩区农创客发展联合会副会长章彬斌。
投身田间 创新耕作
2009年,《关于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出台,章彬斌看到国家对农业发展的支持,燃起了创业激情。他毅然辞去土管所工作,贷款承包168亩土地,创立农业机械化专业合作社。
回到田间的章彬斌思路清晰,父辈传统的耕作方式已无法适应现代生活方式,现代农业需要走科技化、现代化、规模化的经营之路。他采买先进的农业机械,进行机械化耕作,十余年间先后投入800余万购置钵苗有序抛秧机、节杆打捆机、无人机等多种现代化设备,还花费300多万购买育秧盘,让水稻生产实现了从育秧、插秧、病虫害防治、施肥,到收割、烘干的全程机械化。
同时,章彬斌意识到发展农业要与时俱进。他买来很多书籍阅读学习,也时常关注网上的最新消息,遇到问题也会通过网络等方式向农业专家求助。
实践的积累结合开阔的思路,让章彬斌的创造能力得到充分发挥。他将报废的插秧机改装成开沟平整一体机,一次性可完成稻田平整、开沟作业,一亩稻田只要5分钟。另外他还改装了烘干机、研磨机等农机具,自制“自走式田间搬运机器人”,并取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如今,章彬斌计划尽快实现全智能自动化无人化生产管理模式,以高科技、数字化赋能传统农业。
规模经营 打造品牌
凭着在学校学到的经济管理知识,章彬斌创建了自己的粮食生产基地,探索全新生态种植模式,搞规模化粮食生产经营,打造农产品特色品牌。
他深入学习研究“稻虾共育”种植技术,通过稻田改造、改水,研究龙虾饲喂方案,每天晚上九点下地笼,二三点收笼供货给商户,实现“一田两业、两业增收”,每亩的经济效益提高了四五倍。他还通过性诱剂、太阳能杀虫灯、显花植物生态调控等水稻绿色种养殖技术,实现种粮面积1200多亩,高产示范200亩,肥药双控试验示范面积1000亩,沼液运输7000吨的目标,粮食生产过程中肥药双控效果显著,实现粮食保产提质增收。
同时,作为一名青年农创客,章彬斌重视农业产业融合,打造农业品牌。除了扩大生产规模之外,还在2019年从浙江省农科院引入新型稻种“浙香银针”。同时,申请注册了自己的品牌,让台州的乡亲们吃上属于自己的“放心米”。
高效生态规模化的生产种植方式下,2023年,章彬斌种植的连作晚稻百亩示范方平均亩产793.0公斤,最高亩产864.1公斤,创造了台州市连作晚稻最高亩产新记录。
心系群众 带民致富
一人致富不算富,百家都富才是富,章彬斌始终把乡亲装在心里。刚回家那会儿,他就牵头联合7家农户成立了台州黄岩临湖农业机械化专业合作社。合作社既解决了村里土地撂荒问题,又帮助村民解决就业问题。10余年发展下来,临湖高标准农机服务中心年作业服务收入达到254万元,每年吸纳本村和周边村有劳动能力的村民50余人,充分带动了集体经济增长,农民增收。
作为连任两届的市人大代表,章彬斌积极为“三农”事业建言献策,助力乡村土地全域整治。黄岩区院桥镇梁湖桥前村土地全域整治的地点就在章彬斌的粮食种植基地内,在土地整治过程中,他积极配合工作,提出意见建议,为复垦后土地再利用提供了良好的样本。
“我是从田间走出来的人大代表,为农村农业发展多发声是义不容辞的!”章彬斌说,“广阔农村,大有可为,我会继续履职尽责,发挥好自己的作用,希望未来能有更多年轻人为‘三农’事业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