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代表风采·履职故事】蔡兰苏:多做让老百姓满意的事
2024-09-18 09:51:06   来源:浙江人大

  从诸暨城区驱车45分钟到陈宅集镇后,继续绕行10公里的盘山公路才能到达一个偏远但充满绿意和茶色的小山村——开化村。绍兴市人大代表蔡兰苏是地道的开化村人。这些年,她以山村为画板,以行动为画笔,绘就了一幅生动的助力乡村振兴履职图。

  20年多前,蔡兰苏和丈夫开始了承包山林的创业之路,主要种植、加工茶叶和香榧。创业不容易,搞农业更艰辛,用她自己的话说,“什么苦都吃过,什么活都能干”。凭着这样一股拼劲韧劲,蔡兰苏在山巅开出了150多亩茶园和100多亩香榧。

  在自己创业站稳脚跟后,蔡兰苏把目光投射到开化村的父老乡亲。村里居住着900多户靠山吃山的农户,多数也以茶叶为生,但留在村里的人普遍年纪较大,种植加工技术落后,市场信息不灵,种茶卖茶挣不了几个钱。面对这种情况,蔡兰苏发起成立了湖里山茶叶专业合作社,吸收了当地50多户茶农,不仅传授先进的种植加工技术,还建立了长期的采摘、收购合作关系。她还牵头联系对接,助力开展茶叶制作培训,打出了助农致富“组合拳”。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在蔡兰苏的带领下,开化村用高品质的茶叶、稳定的市场铺就了一条共同富裕的绵延山路。

Image

  当选为绍兴市人大代表后,除了经营好茶叶,蔡兰苏的肩上又多了一份为民代言的责任。每月进代表联络站接待选民成为了她履职的必修课。

  陈宅镇地处偏远,人口不多,但面积不小,还有不少在山坳山顶的村落和农户,群众要联系代表并不容易。

  为了更好的联系服务山区群众,陈宅镇人大建立流动代表联络站,挨村挨片接待选民。也正是通过流动代表联络站,蔡兰苏了解到困扰当地村民多年的问题——诸永高速贯穿陈宅镇擂鼓山村而过,由于地形限制,该路段均为高架桥,一有车辆经过时就会发出较大的响声。这几年,响声越发明显,严重影响了当地百姓的生产生活。

  得知这一情况后,蔡兰苏就到高架桥下踏勘现场,亲身感受“响声”,并到农户家里了解想法和建议。在之后的调研中,蔡兰苏还了解到,由于该高速路段地形复杂,设计单位为安全考虑,设置了较多伸缩缝、隆声带,利用车辆和这些设施发出的响声来提醒车辆安全驾驶。但近年来诸永高速车流量加大,部分桥梁伸缩缝松动、老化,局部路段行车响声增大。

  经过前期充分的调研,蔡兰苏提出了减少该路段噪音的建议。有关单位高度重视,对该路段伸缩缝进行更换维修,并探索使用了降噪铺装来减少噪音。

  在改造维修完成后,蔡兰苏再次来到高架桥下“验收成果”。“这个问题我们反映了好久,感谢蔡代表!”当地百姓都十分高兴。

  她始终把为民服务放在心上。2017年以来,蔡兰苏组织村里50多位妇女,成立“开化村嫂志愿队”,把满腔热情投身于社会公益事业。一方面有计划地组织村嫂打扫卫生,助力环境卫生整治,共建美丽乡村。另一方面又自制爱心馒头、粽子慰问困难群众,关爱留守儿童。

  长期在农村的蔡兰苏深刻体会到,现如今的农村,最缺的不是物质财富而是精神生活。为丰富乡村生活,提升公共文化服务,蔡兰苏结合村情实际建言献策,助力山村美食节、村嫂旗袍秀等活动,给村民的精神生活抹上了一笔浓浓的色彩。

  “代表履职不能离开老百姓,就要多做让老百姓满意的事。”蔡兰苏说。

[编辑:孙妮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