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代表风采·履职故事】叶志清:绿水青山间的“捕鱼工匠”
2024-10-08 09:21:05   来源:浙江人大

  “嘿咗……嘿咗……”伴随着30余名渔工嘹亮的号子,一张巨网慢慢收拢,原本平静的湖水渐渐“沸腾”,数万斤鳙鱼、鲢鱼争相跃出水面,激起浪花千顷。作为巨网捕鱼的“总导演”,省人大代表、杭州千岛湖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捕捞一队队长叶志清难掩自豪:“现在平均一次捕鱼都有几万斤,多的时候能有30多万斤。”

  从“门外汉”到“渔老大”

  用热爱成就“以鱼为伴”的初心

  作为土生土长的淳安人,叶志清从小就喜欢捕鱼。因为热爱,他刚踏出校门就加入了捕捞队,凭借着肯学爱钻的劲头,仅用几年时间就熟练掌握了老渔工们才有的绝活——依靠眼、耳、鼻侦查鱼群。“之前我们都是凭借自己的判断和观察来寻找鱼群的。夜晚通过鱼群起跳的水花声判断鱼群的种类,天亮后就观察水花的形状、细闻鱼腥味来判断鱼群的位置……”叶志清侃侃而谈。这身绝活,看似简单,实则要花大量时间和精力慢慢磨出来。以船为家的他,即使严冬酷寒,也总是在凌晨三四点起来,一个人开着小船出去观察鱼群习性。

  如今,捕鱼不再是单纯的生产作业环节,千岛湖独创的“拦、赶、刺、张”的巨网捕鱼法被开发成“巨网捕鱼”旅游项目,并逐渐演化成一张千岛湖生态旅游的“金名片”。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

  用执着讲述“金山银山”的故事

  凭借着高超的捕捞技艺,叶志清声名在外。如何让自己的捕捞技术得以传承发扬,叶志清一直在思考。

  2015年,在叶志清的领衔下,“叶志清淡水捕捞技能大师工作室”正式成立。以工作室为载体,他主动承担技术创新项目任务,从网具改进、设备更新、创新作业流程等方面进行技术革新,至今已开展技术攻关和革新项目30余项,拥有国家专利2项。同时,依托工作室平台,充分发挥捕鱼工匠的传帮带作用,“因人而异”编制人才培养计划,截至目前已培养各类专业技能人才100余人。

  叶志清还积极组建捕捞技术输出与服务团队,先后赴江西阳明湖、云南大理洱海等地开展捕捞技术服务、生态调控等,使巨网捕鱼得到传承和发扬。

  从“捕鱼人”到“护水人”

  用责任扛起“绿色发展”的担当

  捕鱼38载,叶志清始终牢记初心,秉持“以水养鱼,以鱼护水”的生态理念,切实保护好千岛湖这一得天独厚的渔业资源。

  与此同时,叶志清始终牢记代表使命,深入田间地头,联系群众,倾听民声,收集民意,将群众一句句关乎千岛湖生态保护的“心里话”转化成代表建议。近年来,他先后提出关于支持淳安“一县一策”全面落地实施、关于争取将淳安特别生态功能区建设纳入国家试点、关于加强千岛湖保护管理立法保障等建议,在探索千岛湖“两山”转化“辩证解法”上持续建言献策。

  策划:浙江省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研究室

  来源:杭州市人大、淳安县人大

[编辑:马牧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