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市民联系衢州常山传媒集团《三衢热线》栏目,称要送一面锦旗给一位好心人,感谢他危难时刻出手救了一名受伤的小男孩。经过多番寻找,终于找到这位不留名的好心人——常山县人大代表、新昌乡黄塘村党支部书记廖晓骏。
“作为一名党员和人大代表,我来自人民,本身就应该为人民服务。碰到这种事情,肯定是要冲在前线,这也是我们的责任与义务。”面对记者和被救孩子的家属,廖晓骏诚恳地说道。
而现实生活中的廖晓骏,不仅是一个默默救人的无名英雄,更是一名扎根新昌乡黄塘村大山中的“乡村运营师”。他数十年如一日助力家乡的振兴发展,想法设法带领村民探寻乡村运营新路子。
访民情集民智
申报项目建设油茶公园
作为“浙江油茶第一村”,黄塘村拥有4500亩油茶林,是村民主要经济来源之一。
新年假期,是寓外乡贤返乡的时候。大年初一,廖晓骏便召集大家召开座谈会,共谋黄塘发展。有乡贤和村民提出了完善村庄配套基础设施、依托油茶产业推进乡村振兴等意见。廖晓骏将大家的“金点子”进行收集、提炼,以代表建议的方式提交到县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
在县人大的积极推动下,廖晓骏成功帮助村里争取到了共富油茶乡村振兴试点项目资金。项目建成后,预计可带动家门口就业280余人。同时,还争取到一笔专项资金用于完善游客接待中心、油茶博览馆和非遗展示中心建设,打造油茶公园健身步道,等等。
发展林下经济
“林下”变成“金土地”
作为人大代表,廖晓骏经常上门走访选民,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想。一次走访中,他得知原生产队林下曾种植过生姜,因生姜种植栽培回报周期短,采收可安排在农忙空档期,经济效益很不错。
如何让生姜种植与油茶种植形成互补?廖晓骏把情况反馈至新昌乡人大。最终在县、乡两级人大的帮助下,邀请了中国林科院亚林所、省林业技术推广总站等机构的专家专家进村指导。
2023年,黄塘村种植的120亩生姜亩产2000斤,亩均效益近5000元,种植生姜的油茶林亩产也实现增收20%。目前,全村共发展林下经济500亩,并正在积极谋划扩种工作。
看如今的黄塘村,研学的孩子们在篮球场上团建,元坳中医药康养项目建设正在有序推进,绿油油的生姜叶随风飘动,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今后,我将继续为乡村发展建言献策,为推动农业增收、农民实现共富贡献代表力量。”廖晓骏说。
策划:浙江省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研究室
来源:衢州市人大、常山县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