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代表风采·基层民主实践】幸福“杨议”上线,专治“莓乡那些事儿”
2024-11-03 09:53:03   来源:浙江人大

  “加快本年度草莓‘标准地’建设,确保莓农按期入驻。”“去年‘白露’等草莓新品种已开展试种,外观口感俱佳,建议扩大种植面积。”……在建德市杨村桥镇人大代表联络站内,一场以“助农精技 ‘莓’美与共”为主题的议事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

  杨村桥镇是“中国草莓之乡”,全镇近三分之一农户从事草莓相关产业。为持续推动草莓产业蓬勃发展,镇人大着力打造幸福“杨议”议事品牌,组织开展了以“‘莓’美与共”为主题的系列议事活动,定期邀请各级人大代表们建言献策,为当地特色草莓产业稳健发展提供支撑。

  幸福“杨议”,助农聚才

  早在今年初,镇人大就已围绕草莓产业展开相关助农行动。如何引聚草莓青年人才,成为了第一期“‘莓’美与共”议事会探讨的焦点。

  会后,在镇人大的牵头组织下,辖区内的各级人大代表分片分组,联系走访返乡莓农、未就业大学生,了解他们的实际需求与问题。

  走访的步伐不只停留在家门口。5月,镇人大代表组队前往安徽、北京等地,走访在外省的建德莓农,宣传当下政策,引导莓农归乡;与农业公司洽谈草莓育苗、销售等合作。

  在此基础上,镇人大系统梳理走访收集来的意见建议,形成调研报告,供杨村桥镇党委、政府决策参考。在这份报告的推动下,杨村桥镇迭代升级“莓好菁英”计划,截至目前,共发掘招引39名农创客加入草莓产业队伍。

  专业履职,助农精技

  人来了,技术还需破题。第二期议事会围绕如何提高莓农种植、销售技术展开。“一要品质好,二要卖得出去,种植和销售都要有专家指导。”“建议特邀经验丰富的老一辈莓农传道授业,加速新晋莓农技能提升,缩短成长周期。”会上,镇人大代表们在一言一语中形成共识。

  会后,镇人大与辖区内农业领域代表沟通,由7名人大代表成立“草莓行业代表小组”,推出师徒联结机制,用“实战”经验指导年轻莓农。

  为什么育出来的苗不壮实?有着35年草莓种植经验的建德市人大代表赵建明钻进棚内一看就指出问题:“滴灌最好用单孔的,双孔的滴灌给水过快,容易造成养分流失。”

Image

  “草莓成果期不打激素”“所见即所得”“全冷链运输”等关键词不断输出,莓农跟着老师学到不少:“酒香也怕巷子深,一些我们觉得大家都知道的事,其实顾客都不了解,就是要靠我们说出来。”在草莓小镇迎来产销旺季时,镇人大又牵线搭桥,请来在村青创基地直播带货创业带头人,搭起了草莓销售直播间,帮助莓农提高销售技巧。

Image

  政策支撑,助农解题

  杨村桥镇第三期“‘莓’美与共”议事会围绕政策优惠开展讨论。

  杨村桥镇人大代表、建德农商行杨村桥支行行长黄慧在议事会上了解到,“莓二代”洪神安计划扩大种植面积却面临资金短缺。会后,黄慧迅速响应,第一时间准备好扶持莓农政策文件,上门开展信贷服务,30万启动资金第二天就到账了。

  在人大代表的推动下,农商行推出了金融支持强村共富联合体计划,向杨村桥莓农授信2亿元,为共富发展增添金融活力。

  拓宽销售渠道是莓农的普遍需求。镇人大积极对接资源,给予各方面支持。在镇人大的推动下,建德市臻果缘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入驻草莓市场,为莓农打开了新的销售通道;草莓销售点顺利入驻高铁站;上山村草莓园集中销售点工程启动,为草莓精品园提供展示销售平台。

  杨村桥镇人大主席余卫刚表示,镇人大将持续依托产业特色,鼓励人大代表充分利用行业资源,全力助推构建一支“高素质劳动者队伍”,为“莓乡”草莓产业的蓬勃发展贡献力量。

[编辑:孙妮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