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人民教师到人大代表,两种身份、一片赤诚,她用执着与梦想书写璀璨的教育人生,用责任与担当诠释独特的代表风采。她就是金华市第八届人大代表、孝顺镇初级中学教师于淑丹。
作为人大代表,
她积极为教育事业建言献策
山高水远,砥砺奋进;行程万里,不忘初心。作为一名人大代表,于淑丹时刻牢记自己“群众代言人”的身份,切实履行代表职责。
2022年,于淑丹当选为金华市第八届人大代表。这让她很是兴奋,“我又多了一个渠道可以为学生们多做一点事情。”
履职第一年,于淑丹将目光聚焦于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收费问题。她注意到,这一贴心的举措,却给家庭困难的学生带来了额外的经济负担。于是,在大会期间的金东代表团讨论会场,于淑丹建议政府考虑在课后托管班的收费问题上,对家庭困难学生采取减免政策。话音刚落,金东区委书记当场表示赞同,并提出“免费”政策在金东先行落实的目标。最终,这一“免费”的好声音当年即见回响。
次年,于淑丹又呼吁政府进一步重视学生心理健康,阐述了心理师资增强专业性的必要,提出心理教师专职化,等等。这些建议同样得到了教育部门的重视,在今年,金东区教体局招聘教师时专门引进一名心理学博士担任教研员,这在金东区还是首次。
几年时间里,凡有机会为教育事业、为学生们发声,于淑丹都紧紧抓住。她耐心收集学位和生源数据形成对比,只为促使乡镇学校教育设施更新扩容加速落地。她及时向多家有关部门反馈校园周边的安全漏洞,推动了护航青少年成长的联合专项行动。
作为思政老师,
她坚守初心深耕乡村教育
“作为一名思政课教师,我非常清楚一名人大代表肩上的职责,唯有百分之百的深入心、践于行,才是讲好了一堂完整的思政课。”于淑丹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
2006年参加工作以来,她始终坚守在乡村教育的最前线,怀揣着对教育的热忱和对学生的深厚关爱,全身心投入思政课程的教学工作。18年来,她坚持立德树人,教育成果斐然,荣获“全国模范教师”、浙江省教坛新秀、浙派名师培养对象等多项荣誉,曾获评长三角地区法治教育课一等奖。
在她“春风化雨”般的教导和关怀下,学生们不仅收获了知识的种子,更在心中种下了梦想的幼苗。有学生说“我想以后读师范,成为像您一样的老师”,还有学生会经常写信与她分享快乐与烦恼。
做好本职工作之余,于淑丹还积极研究依托互联网的教学公益活动,服务更广泛的学生群体:参加教育部落实“铸魂工程”双师资源研发活动,开设省思政网络同步课程,指导并制作道德与法治作业微课……她以不变的育人初心,为提升学生核心素养尽己所能。
多年来,有多所名校向她抛出橄榄枝。优越的工作环境、丰厚的福利待遇、更好的发展平台,这一切似乎都充斥着巨大的吸引力,但于淑丹都一一婉拒了。“让乡村的孩子也能享受优质的教育”,是她心底的愿望,也是她一直为之努力的方向。她选择坚守这片希望的热土。
策划:浙江省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研究室
来源:金华市人大、金东区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