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必阔,浙江省、龙港市人大代表,温州夹苎漆器博物馆馆长。他打小就是在漆器堆里长起来的,“夹纻漆器”技艺传到他这一代已是第五代。耳濡目染之下,他对龙港漆艺传承有着特殊的使命感。
匠心守护非遗
在宋朝,漆器从王公贵族走向寻常百姓家。因为造型典雅简朴,温州的漆器畅销海内外。20世纪末,何必阔学艺归来,扎根家乡,用漆造物。2009年,“夹纻漆器”入选第三批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他也被评为“夹纻漆器”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成为当时全国最年轻的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何必阔介绍,夹纻漆器工艺复杂,手工艺非遗项目现在面临着断层的问题。为了让夹纻漆器重新走入大众的视线,他进行了大胆创新,推动龙港夹纻漆器非遗工坊被列入首批省级非遗工坊。2023年6月,他带着自己设计创作的“瓯桼坊”夹纻漆器出海泰国,亮相“2023一带一路东盟工商领袖峰会”,让漆器艺术成为中泰两国文化交流的桥梁,也让世界认识了龙港。
龙港市二届人大三次会议上,何必阔提出《关于促进夹纻漆器发展的建议》,建议推动夹纻漆器进一步与科技化生产、与龙港主导产业深度结合,加强人才培养,加强国际国内交流。龙港市政府高度重视该建议,探索创建“非遗+”的多种融合发展新模式,不断激发夹纻漆器产业发展新活力。
今年,何必阔还参与制定全国漆器制品行业标准等,取得了一定的社会效益。“中国是漆工艺的发源地,浙江是漆艺的故乡。未来漆器发展可以用两条‘腿’来走,一条是传承传统手工艺,另一条就是智能制造。”他说。
办好民办博物馆
何必阔的另一个身份是温州夹苎漆器博物馆馆长。夹苎漆器博物馆作为民办非营利性博物馆,投用后渐渐成为龙港市非遗文化地标,吸引了很多市民来此享受“漆”彩时光。
2023年,温州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加快建设“中国民办博物馆之城”,助力打响“千年商港、幸福温州”城市品牌。何必阔了解到,不少同行在办民俗类、非遗类、艺术类的民办博物馆时,会碰到招聘不到讲解员、无法找到合适的场地等问题。
在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何必阔提出了《关于加快建设温州中国民办博物馆之城的建议》,呼吁让民办博物馆的文博员也参与到职称的评聘中。这一方面有助于民办博物馆提升办馆质量、吸纳人才,另一方面也能提高民办博物馆的专业度,更好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致力非遗传承
择一事,终一生,申遗、建馆、传艺是何必阔非遗传承的梦想与目标!对此,他在省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期间提出了《关于加强对非遗传承人培育和激励政策的建议》,建议出台更加完善项目和传承人评价机制,设立非遗保护基金,制定非遗传承人培育计划和激励政策,开展非遗进校园,设立传承人工坊开展研、学、产基地试点。
根据该建议,省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积极谋划,不断加强非遗传承人队伍建设,加大对传承人的经费扶持力度,重视非遗类技能人才培养,大力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
何必阔还积极参加省人大常委会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一法一条例”执法检查活动,参与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业代表小组活动等。同时,与龙港相关文化部门携手大力推广“非遗进校园”活动,让学生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和无限魅力,让非遗文化在校园“生根发芽”。
策划:浙江省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研究室
来源:龙港市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