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名“核电人”、一名人大代表,浙江省第十四届人大代表、秦山核电党委书记、董事长黄潜说:“我将积极践行‘自主创新、融合发展’的秦山经验,与海盐县一起全力打造全国核技术应用产业示范基地,不断提升代表履职能力,助力建设‘美丽中国’‘健康中国’。”
“将青春韶华献给新中国第一座核电站”
1983年,我国自行设计、建造和运营管理的第一座30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站——秦山核电站落户浙江省嘉兴市海盐县。
1987年,大学毕业的黄潜被分配到秦山核电站。他从检修部工程师干起,努力传承弘扬“两弹一星”精神和老一辈核工业人的优良传统,参与见证了秦山核电这艘中国核电的“红船”徐徐起航。
从1991年秦山核电首次并网发电,到秦山二期、三期又陆续开工建设、发电商运,黄潜说:“我人生最美好的青春韶华奉献在了嘉禾大地,也经历了中国核电发展中的许多重要历史时刻,参与并见证了秦山核电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光辉历程。”
2020年,黄潜回到秦山核电担任党委书记、董事长。此时的秦山核电已成为目前我国机组数量最多、堆型最丰富的核电基地,也是浙江省最大的清洁能源基地。
“做人大代表也要做‘硬核’代表”
2023年1月,黄潜“解锁”了省人大代表这一新身份。“只有走进群众中充分调研,才能提出实事求是、具有可行性的建议。”他说。
“秦山核电拥有国内唯一的商用重水堆,具备同位素产量大、质量稳定、经济性好等独特优势。”针对选民反映较为集中的同位素产业发展相关意见,黄潜开展全方位调研,并在浙江省十四届人大二次会议上提出了《关于支持海盐打造全国同位素产业科创高地的建议》。
黄潜的建议得到了相关部门的重视和采纳。目前,海盐同位素产业园已集聚核素核药研发生产项目23个、总投资超80亿元,项目达产后预计实现产值超200亿元,到2035年将实现“千亩千亿”核技术应用产业集群,助力建设“健康中国”。
在黄潜看来,代表履职与核电发展有着共通之处。履职一年多来,他先后提出了4条建议,其中3条建议都与自己从事的核电行业有关,均被相关部门采纳并得到积极推进。“作为一名核事业的继承者、科普者、建设者,我将为我国核能事业高质量发展积极建言献策。”黄潜说。
“坚持企地共建,在与海盐共成长中看见未来”
黄潜充分发挥核电零碳优势,积极推进核能综合利用,助力建设“美丽中国”。
2021年,零碳未来城先导项目——“浙江海盐核能供热示范工程”正式投运,开创我国南方地区核能供暖先河;2022年,我国首个核能工业供热示范项目也在海盐投运。“我们在继续保持核电站安全稳定运行的同时,将积极打造核能发电、集中供热、供汽制冷等零碳能源平台。同时,通过零碳能源助力招商引资,吸引更多高端企业落户海盐。”黄潜说。
“企地共建是深化企地关系、通向共赢的重要举措。”黄潜深知,秦山核电近40年来的建设发展离不开海盐县的大力协作和坚定支持,而积极支持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也是秦山核电义不容辞的央企责任担当。目前,秦山核电与海盐县成立了核电关联产业联盟并担任理事长单位,已带动核电关联及核技术应用企业超110家,年产值超320亿元,吸纳就业近2万人。
对于未来,黄潜表示将紧握新时代的“接力棒”,坚定不移肩负起强核报国的历史使命,努力为核电发声、为产业建言,勇做新时代核电领跑者,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浙江新篇章贡献秦山核电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