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草莓在浙江,浙江草莓在建德。”
在建德市寿昌镇,建德市人大代表,浙江睦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级农艺师汪建国积极探索现代农业技术,带领当地农民学习新农业模式和经营理念,聚焦农业转型,助力共同富裕,在十里寿昌江畔写下自己的履职答卷,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乡村情怀的守护者
每当被问及为何回乡发展,汪建国总会说源于自己身上带有浓厚的乡村情结,盼望着家乡越来越好。
“我本来就出生在农村,在学校学的专业就是农学专业,后来一直从事农业生产、服务和经营方面的工作。”2020年,汪建国回到寿昌镇建立起了一个现代农业的生产园区,“我想把自己在外面所见、所学都带回来,让大家看到农业生产新的希望。”
在这个72亩的现代农业精品园里,汪建国带领团队一起运用数字技术开展水肥、温控等现代化管理,实现现代化农业的精准、高效种植。同时,他还积极引进新品种、育好苗,带动周边120余农户实现家门口就业,带动四季果蔬采摘、冷链配送、农事体验、社会实践等附加产业链,为属地村集体经济增收10余万元。
此外,汪建国还在四川、贵州、西安等地设立了农资服务点,实现建德草莓种植户种到哪里,农资服务和技术服务跟到哪里,惠及1万余名异地莓农。
乡村振兴的发声者
当选建德市人大代表后,汪建国更是以专业所长,履代表之职。
在工作之余,汪建国经常走访群众和选民,收集民情民意,深入调查研究,认真分析总结,先后提交了《关于现代农业园区、标准地建设因地制宜的建议》《关于推动蔬菜种植与销售平台打造的建议》等多份意见建议。
在汪建国看来,人才培养是农业科技现代化的基础与关键。他会把培训带到田间地头,利用自身专业优势提供技术指导,与多所高校签订实践实习基地合作协议,吸纳培养“新农人”和“农创客”20余名。在建德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他还提交了一份《关于重视本土农业后备人才培养的建议》,希望通过本地相关技校人才定向培养,让年轻人从小懂农业、爱农业。
汪建国也很关注农旅产业的发展,在建德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他提交了一份《关于加强农旅项目要素保障的建议》,呼吁进一步强化科学规划、配套设施保障,加大对农旅行业的宣传引导。在建议办理过程中,汪建国积极跟进,了解办理情况。
“加强农业人才队伍,用科技赋能农业,实现农业转型升级,我们要做的事情还很多。”汪建国说,他将一如既往履好职尽好责,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成功经验,为农业高质高产、为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出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