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不一样的龙港丨探访全国唯一的“市管社区”,有多新奇?
2025-09-24 14:05:48   来源:潮新闻

  编者按:改革,意味着不一样。作为全国首个“镇改市”,龙港承担着为全国新型城镇化改革探路先行的重要使命。设市六年来,龙港探索出了哪些不一样的路径?即日起,浙江日报温州分社推出《不一样的龙港》系列报道,从老百姓的获得感出发,讲述龙港的改革发展成果。

  由市直管的社区,有啥不一样?

  在龙港市,由于探索“市管社区”的精兵简政路径,不设乡镇(街道)。没有了乡镇(街道)这个中间层级为抓手,102个社区怎么才能管好?近日,记者来到龙港市湖前第二社区联合党委,一探究竟。

  “我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机关下沉干部、社区干部都在这里给民众办事。”电话里,湖前第二社区联合党委书记李思思给记者导航。一个办公楼多方共用,如此集约资源,记者人未到,就已留下深刻印象。

  社区联合党委,是龙港的一大创新。市里要直接服务102个社区,半径过大。因此,龙港以党建联建的形式,设立21个社区联合党委,让位置相近、人文相亲的社区组团起来,一起服务。

  记者在湖前第二社区联合党委发现,一起办公的,有机关下沉干部、社区干部、社工。共同办公,共用场所,不仅节约,更重要的是亲近。

  “我们的班子成员,包括了3个社区的书记。”李思思说,平时市里的会议,社区书记也一起参加。这种扁平化的模式,让“反射弧”大大缩短:市里的会议精神第一时间就落实到了社区,并当场讨论、当场落实。同时,社区有需求,也直达市级部门。

  龙港用“四个直接”来概括这套机制:社区主职干部由市委直接管理、102个社区由市委直接考核评价、社区干部直接参加市委相关会议、重要问题直接上报市委解决。同时,市领导与社区“挂钩服务”,通过“周二无会日”等制度推动70%的机关干部常态化下沉,为社区解决民生难题。

  去年,为排除居民飞线充电的安全隐患,社区里打算利用辖区内闲杂地建二轮电动车充电桩。原本相关事项要从社区、乡镇到部门层层上报。开会时,社区干部直接就跟行政执法等部门讲了,当场商量出了方案。从提出需求到安装好1处充电桩,前后只花了两个星期时间。

  一些原本难办的事,在社区联合党委也迎刃而解。双桂里社区和周边社区中间有块交界地带,以前三不管,闲置后成了卫生死角。两个社区的干部成为“同事”后,一起引进了第三方运营公司,打造研学基地,共建共享。该研学基地预计下半年建成投用,届时不仅两个社区的集体经济可以按投入分享收益,周边的商业也将带动起来。

  这样和谐的场景,并非一蹴而就的。2021年初,社区联合党委刚推出时,有些社区干部不适应,抱着惯性思维开展工作。有的觉得机关干部才是主角,对其他社区的事项了解不深,没有共同体意识。

  “现在以事选人,各司其职。无论什么身份,都有自己的负责事项,多元共治。”李思思说,每个人都有责任了,旁观者的心理自然就消除了。为了从制度上明确龙港新型社区的权责,2023年浙江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龙港市社区治理条例》,将部分服务性、事务性事项赋权社区。

社区交界地带联合改造的口袋公园。受访者供图

  社区交界地带联合改造的口袋公园。受访者供图

  干部下沉、权力下放,龙港“市管社区”的扁平化改革呈现的是监督管理、公共服务与资源供给渠道的下沉。多元力量扎根基层,成为社会治理的自觉主体,最终促进了龙港各个社区的自治能力。目前,龙港已实现90%以上基层矛盾、需求事项在社区就近从快解决。

[编辑:孙妮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