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间会议室、几张长桌椅、一本民情记录本,人大代表和村民围坐一起,笔尖在纸上快速记录下民生期盼与诉求,这是常山县何家乡长风村夜晚最热闹的议事场景。
今年以来,何家乡人大以“代表夜话”为抓手,组建“民意智囊团”,让履职脚步走进村社院落,让民主声音响彻夜色乡村。

夜晚“开聊”,解民忧于家常话语
“之前夜话我反馈了村里1200米灌排水渠破损影响灌溉,今天来关心下进度。”10月15日晚,长风村会议室里人头攒动,来自双安村的代表鲍承文的提问直击民生痛点。“县农业农村局安排了30万元维修资金,正在走审批流程。”乡人大代表龚文忠的回答让在场村民吃下定心丸。
“现在晚上来村里不仅能拉家常,还能把烦心事说给代表听!”正如村民们所说,何家乡人大结合群众“白天忙、晚上闲”的特点,将“代表夜话”时间定在19点至21点,地点选在党群服务中心、文化礼堂等熟悉场所,实现民意收集从“被动等待”到“主动倾听”的转变。代表们用乡音土语收集“沾泥土”的建议,让民生诉求在轻松交流中得到回应。
现场“议事”,聚民智于发展蓝图
国庆假期后,溪东“童话村”文旅爆火成为夜话焦点。“作为渔家乐协会会长,我带头参与‘渔家乐’一条街有机更新,让游客尝到地道‘鲜辣常山’味。”乡人大代表樊小飞说。邻近村钱塘村村民徐海水则关心:“周边农户能参与‘童话村’发展吗?”
对此,乡人大代表鲍承国从产业共富、运营共赢角度详细解答,强调组团发展需要各村村民支持,同时会拓宽家门口就业经营机会,赢得阵阵掌声。
从灌溉水渠维修到文旅产业升级,“代表夜话”以“干部抛题+代表发言+群众提问+现场答疑”的互动机制,让发展思路在碰撞中愈发清晰。

闭环“办事”,连民心于件件落实
“今年已累计开展‘代表夜话’5期,参与代表60余人,收集群众急难愁盼问题55件。”何家乡人大主席王有军介绍,为确保民声落地,乡人大细化分级闭环办理体系,目前55项意见中已解决51项,剩余4项正在整改。
从灌渠维修的“民生小事”到片区组团发展的“共富大事”,“代表夜话”让人大代表履职更接地气、更贴民心,真正实现民意触角延伸至农村治理末梢,让“谈好家常事,常连百姓心”成为基层民主实践的生动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