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出片秘籍!丽水摄影节莲都宝藏点位出炉
2025-11-06 09:46:19   来源:莲都发布

  第六届国际摄影研讨会

  暨2025丽水摄影节

  即将盛大启幕

  这座被瓯江滋养、被时光浸润的城市

  正以多元的景致等待全球摄影师的捕捉

Weixin Image_2025-11-06_093047_740

  下面这份莲都摄影点位全攻略

  从山水人文到森系秘境

  再到老城田园烟火气

  带你解锁每一处的独特美感

  山水人文核心区

  历史与诗意同框

  01

  古堰画乡

  世遗、日出、古樟、帆船、建筑

  ……

  古堰画乡

  有着优美的自然风光和悠久的历史文化

  行摄于瓯江山水诗路间

  还可以感受江南秘境的诗意浪漫

黄志武 摄黄志武 摄

  堰头古村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通济堰、世界上最早的水上立交桥三洞桥(石函)、华东最大的千年古樟树群,还有古庙、古宅、古民居……是拍摄古建之美、自然美景的绝佳选择。

  日出瓯江、渔舟唱晚、帆影点点……古堰画乡的瓯江帆影是影友们最钟爱的取景点之一,是摄影师灵感的来源,画乡沿江观景台、通坪码头都非常适合取景。

  由line+联合创始人、主持建筑师孟凡浩设计的古堰画乡艺术中心,斩获2025亚洲建筑师协会建筑奖荣誉提名奖,国内首个“六边形”艺术中心,是丽水市规模最大的艺术综合体,有着极具工业风的设计风格,艺术美学和市井街巷在这里相互滋养、融合共生,整个展馆本身也变成了一件艺术品。

  拍摄Tips:游船行驶至江心时,可低角度拍摄瓯江波光与画乡古建的对称构图;清晨6-7点拍晨雾缭绕的堰坝,广角镜头收录古樟与堰渠的层次感,雨天更易出水墨意境;摄影节期间建议傍晚前往,能同时收录自然光影与人文活动。

  02

  东西岩风景区

王志强 摄王志强 摄
何伟军 摄何伟军 摄

  丹霞赤壁对峙而立,峡谷洞天藏着畲族风情,100多处自然遗迹中,“将军岩”“清风峡”最具代表性,赤壁对峙而立,岩壁因风化形成独特的纹理。岩顶赏秋,仿佛开了上帝视角,可以俯瞰整个山谷的秋色,放眼望去是层林尽染的绝美景致。爬山难度两颗星,适合兼顾风光与人文拍摄。

程丽玉 摄程丽玉 摄

  “畲族婚嫁”是畲族文化最大的特色,每周六东西岩景区都将上演畲族婚嫁表演,一一还原展示畲族婚嫁细节,互动性十足。

邱勤  摄邱勤  摄

  拍摄Tips:上午9点阳光斜照时拍岩壁光影,身着凤凰装在栈道取景,傍晚拍丹霞落日熔金之景。

  03

  夏河塔、巾山塔

杨增旗 摄杨增旗 摄

  巾山塔座落在丽水城南巾山之巅,隔江相望,建造年代应在明正统三年之前,巾山塔外型稳重而不失灵巧,其形制在浙江较为少见,塔建在巾山之巅,登塔可览丽水城风光,巾山夕照是古处州八景之一。

  始建于北宋咸平年间的夏河塔,又称“碧云山塔”,是莲都现存最古老的古塔之一,也是丽水市区唯一现存的一座楼阁式砖塔。历经千年风雨,塔身斑驳却依旧挺拔,矗立在碧湖平原的田畴间。

  拍摄Tips:选日出或日落时段,此时光线柔和,用塔尖框住远方的白云山,低角度拍摄能凸显古塔与田园的纵深感;秋季建议携带偏振镜,消除稻田反光,让色彩更饱和。

  04

  南明山

石梁历代名人题刻,图源丽水日报石梁历代名人题刻,图源丽水日报

  位于浙江省丽水市莲都区城南2公里,与城区隔瓯江相望。山体以丹崖奇秀、摩崖石刻著称,现存摩崖题刻58处,主要分布于石梁、高阳洞、云阁崖三处,从晋代葛洪的“灵崇”,到米芾的“南明山”,再到沈括的题刻,这些跨越千年的笔墨间,藏着古人的豪情逸致,记录着历史的沧海桑田,似一部镌刻在石头上的“不朽史书”,等待世人翻阅、解读。

2013年,南明山摩崖题刻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3年,南明山摩崖题刻被列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拍摄Tips:用长焦聚焦题刻的细节,题刻与洞壁的天然纹理、洞内的光影变化相互映衬,突出历史沧桑感。

  05

  应星楼

金献光 摄金献光 摄

  应星楼,位于市区的南明湖畔,始建于南宋开禧三年,因对应天上“少微处士星宿”而得名,是丽水十大文化地标建筑之一,也是目前国内唯一的星象文化主题楼。历史上,应星楼为中国名楼之一,曾与扬州佳丽楼、金华八咏楼、福建全闽第一楼等齐名。新应星楼重建于2008年,是一座仿宋塔楼,按照“应天、应地、应人、应愿”的四应文化布局。

  拍摄Tips:夜晚亮灯后的应星楼,是一处非常不错的拍照打卡点。

  森系秘境打卡地

  自然光影的盛宴

  摄影点位

  01

  九龙国家湿地公园

吴波 摄吴波 摄
 余华强 摄 余华强 摄

  作为瓯江原生态湿地的核心区域,九龙湿地公园总面积达168公顷,以“枫杨群落”为主要景观,数千棵枫杨树沿瓯江两岸分布,树龄多在数十年以上,形成独特的“水上森林”景观。浅滩上,白鹭、苍鹭等水鸟低飞觅食,偶尔还能见到国家二级保护动物鼋的身影。秋冬季节,芦苇荡泛白,随风摇曳,与蓝色的江面构成清新画面。

雷宁 摄雷宁 摄

  拍摄Tips:清晨可拍湿地晨雾与鸟类群飞,此时雾气弥漫在水面与枫杨之间,用长焦抓拍白鹭展翅的瞬间,慢门可虚化流水,让水面呈现丝滑质感;秋冬季节,站在观景台航拍芦苇荡,层层叠叠的白色芦苇与绿色枫杨形成鲜明对比,江面倒影如 “天空之镜”;建议携带防蚊用品,湿地蚊虫较多。

  02

  水牛坪林区

  位于莲都区峰源乡的水牛坪,海拔约1000米,因旧时村民在此放牛而得名,有着“浙江小西藏”的美誉。1000余亩芦苇荡是这里的核心景观,每年11月,芦苇花随风飘絮,如“芦花雪”覆盖在草甸上。林区内设有露营基地,夜间无光污染,是拍摄银河与星轨的绝佳地点。

吴波 摄吴波 摄

  拍摄Tips:航拍芦苇荡时,选择侧光角度,突出芦苇荡层层叠叠的曲线;傍晚站在观景台拍落日,夕阳染红天际,风车的剪影错落有致;夜间用长曝光捕捉星轨,将三脚架架在草甸上,以芦苇或风车为前景,让画面更具层次感。

  03

  白云山森林公园

程昌福 摄程昌福 摄

  白云山为古时丽水八景之一,境内丛篁老数,敝日摇风,盛夏登临,清凉沁脾,1990年列为省级森林公园。作为丽水城坐北朝南面临瓯江格局的大靠山,白云山山峦起伏,群山叠嶂,间有悬崖峭壁,峡谷陡坡,山脊脉络清晰。

程昌福 摄程昌福 摄

  拍摄Tips:登顶拍莲都城区全景,清晨云海漫过城区上空时,城市仿佛坐落在云端;雨后拍竹林间的丁达尔光束,选择上午10点前,阳光斜照时更容易出现光束;月夜拍山林剪影与星空同框,用广角镜头收录竹林、星空与远处的城市灯光,画面兼具自然与人文气息。

  04

  大山峰

郑佩勇 摄郑佩勇 摄

  作为莲都区的最高峰(海拔1083米),大山峰因山顶平坦如“山峰”而得名。山顶草甸绵延约200亩,山顶矗立着10余座风力发电机,风车叶片在风中转动,与蓝天白云、草甸构成清新的田园风电景观。

严肖存 摄严肖存 摄

  拍摄Tips:航拍风车与草甸的几何构图,选择晴天上午,阳光明媚时,风车的白色叶片与绿色草甸对比鲜明;清晨拍云海漫过山峦,云海通常在日出后1小时内消散,需提前抵达山顶。

  05

  华东药用植物园

程昌福 摄程昌福 摄

  国内首个以药用植物为主题的植物园,园内分“本草科普区”“药用植物保育区”“温室展馆”等多个区域,种植2000余种药用植物,其中不乏铁皮石斛、七叶一枝花等珍稀品种。温室展馆内热带植物郁郁葱葱,四季皆有花可拍,春季樱花、夏季荷花、秋季桂花、冬季山茶,花开不断。

  拍摄Tips:上午拍阳光透过温室玻璃的光影,用微距镜头拍药用植物的花蕊细节,突出纹理;雨天拍植物叶片上的水珠,水珠在叶片上滚动,晶莹剔透,可搭配深色背景,让水珠更显眼。

  06

  老竹镇苔藓基地

来源丽水日报来源丽水日报

  国内罕见的大规模苔藓培育基地,总面积约50亩,培育有大灰藓、金发藓等20余种苔藓。翠绿的苔藓铺就“大地地毯”,基地工作人员会用苔藓搭配枯木、石块、小摆件,打造微缩生态景观,如“苔藓森林”“苔藓小溪”等,场景清新治愈,仿佛进入童话世界。

林玉美 摄林玉美 摄

  拍摄Tips:用微距镜头拍苔藓纹理,突出叶片的细腻质感;阴天光线柔和,能更好地呈现苔藓的绿色,避免叶片出现反光,建议提前1天联系基地预约拍摄。

  老城与田园

  烟火气与色彩碰撞

  摄影点位

  01

  七条处州小巷

  由桂山路、刘祠堂背、文昌路等七条小巷组成的“处州小巷群”,是莲都老城文化的缩影。小巷均为青石板路面,两侧是明清时期的老建筑,部分墙面保留着旧时的标语与壁画,充满年代感。刘祠堂背历史文化街区引入了多家文创小店、咖啡馆,老墙黛瓦间藏着在地艺术装置,形成“老巷新韵”的独特氛围。

  拍摄Tips:傍晚光线柔和时拍街巷纵深感,用广角镜头收录小巷的整体风貌;11月8日至9日(13:00-20:30)刘祠堂背将举办摄影节专场市集,可边观展边摄影。

  02

  油泵厂

  始建于1958年的丽水油泵厂,曾是当地重要的工业企业,2010年后转型为艺术空间,保留了原有的厂房、机床、烟囱等工业设施,同时引入画廊、工作室、文创商店等新业态,是拍摄工业风、复古风题材的热门地点。

  拍摄Tips:夕阳下落在油泵厂砖红色的墙面上,搭配秋日氛围,可营造复古工业氛围,摄影节还可拍摄观展人员;天气渐冷,天暗的很快,建议大家在下午四点前到。

  03

  碧湖老街

来源丽水日报来源丽水日报

  拥有百年历史的碧湖老街,曾是瓯江流域重要的商贸码头,鼎盛时期有“小上海”之称。青石板路串联起数十间骑楼商铺,部分店铺仍保留着旧时的木质柜台与招牌。老街中段的“裕丰当铺”旧址,门头雕刻精美,是拍摄复古人文的绝佳场景。

  拍摄Tips:上午老街居民人流较多,可用广角收录骑楼街巷的纵深感;戏院弄6号的沈宅是老街最出名的古建筑,与沈氏宗祠等12栋清民时期建筑合并组成的碧湖古建筑群,成为第七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无论是千年古堰的沧桑、丹霞赤壁的壮丽

  还是老城小巷的烟火、田园花海的绚烂

  都藏着让作品惊艳的“密码”

  让我们一起用镜头

  捕捉那些藏在光影交错中的秘境之美

[编辑:孙妮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