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代表风采·践民主促民生】十年磨一“建” 组团履职助力打通发展“动脉”
2025-11-06 09:50:25   来源:浙江人大

  国庆期间,位于安吉县杭垓镇尚梅村的“青山湾·HOME”露营基地迎来了客流高峰,主理人张正宏忙得不可开交。“多亏了水杭线通车,游客明显增多了。”他一边招呼客人,一边笑着感慨。

  这条让张正宏赞不绝口的水杭线,是安吉“三纵三横一环一绕十六联”骨干路网中的重要一联,它的贯通不仅极大改善西南乡镇的交通条件,更串联起沿线文旅资源,为黄浦江源片区发展注入新动能。而这条路从蓝图变为现实,背后是人大代表持续十多年的接力建言,也是代表建议高质量办理的生动实践。

  时间拨回2013年,当时的水杭线,是连接杭垓至报福的主要通道,但因路面狭窄、弯多坡陡,严重制约群众出行和农特产品外运,当地民众对道路改造的呼声日益强烈,何红明等代表敏锐捕捉民意,在杭垓镇十五届人大二次会议上,联名提交《关于要求对水杭线进行拓宽的建议》,遗憾的是受当时发展规划、资金等因素制约,该建议被划为C类。

  随着西南片区旅游业快速兴起,交通短板愈发凸显。道路影响片区经济发展成为杭垓、报福、章村三地共同的“心病”,也成为代表们常年的心事。何红明、梅明星、杨烈民等来自三地的11位县、乡代表,一任接着一任提交《关于加快水杭线建设的建议》《关于要求西南片区旅游环线改建的建议》等各类建议40余件,为水杭线建设攒足了“推动力”。

  在代表们的持续呼吁下,交通部门先后对水杭线部分路段实施改造与平整,但整体标准仍难以匹配片区发展需求。“三镇生态旅游发展、民生需求上高度契合,却因道路问题难以实现联动共赢,只有抱团发力,才能把群众的共同期盼传得更响、推得更实。”杭垓镇人大主席李斌介绍,为让建议精准贴合实际,西南片区的县代表中心组开展了专题调研,走访周边百余户村民,召开座谈会十余场,详细收集群众意见建议。在片区中心组季度例会上,代表们更是各抒己见、激烈探讨,最终形成共识,并在县人代会上提交了《关于黄浦江源旅游道路升级的建议》,给出了具有操作性的对策。随着各类条件的成熟,水杭线建设终于提上日程。

  项目施工期间,西南片区中心组的代表每月赴工程一线调研,助力协调处理镇域交界管线迁移、施工噪音投诉等等诸多项目推进难题。“以前遇到跨镇问题,得来回对接,亏得代表们做中间人,问题解决效率高不少!”县交投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得益于县人大代表片区组团履职,项目建设周期比预期缩短20%。

  2024年11月,代表的建议终于从C类变成A类,从纸面变为现实。在水杭线的串联下,西南片区的“交通动脉”被打通,黄浦江源旅游度假区的“致富之门”愈加敞开,户外运动、旅游观光、休闲度假等新业态连点成片,并通过衔接申嘉湖高速公路,引流经济、人文、产业等要素资源,加快推进区域整体发展。当地群众也依靠土地流转、项目务工、农家乐经营等多元渠道让“钱袋子”越来越鼓。

  水杭线上车流不息,这条贯通安吉西南的道路,不仅是回应百姓期盼的“民心路”,更是人大代表十年磨一“建”,组团履职合力推动乡村振兴的“示范路”。它的故事,正成为安吉以交通建设撬动片区发展、以代表履职践行民生承诺的生动注脚。

[编辑:孙妮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