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菜场周边路畅了、地干净了,逛完菜场就能去水亭门散步,这才是古城该有的样子!”南湖菜场的转变,正是柯城区人大通过“主题议事日”,以民生小切口服务衢州古城创建5A级景区大局的生动实践。

靶向破题
找准古城创5A的“民生堵点”
“菜场外流动摊贩挤占人行道,游客拖着行李箱绕行,太影响古城形象!”在府山街道人大代表联络站“快来议事”平台上,群众扫码提交的意见直指关键。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柯城区人大迅速启动“三色处置”机制,将该问题列为“红色事项”,由常委会主要领导领衔督办。区人大组织人大代表、居民代表、综合执法等10家单位开展“沉浸式”调研,梳理出摊位规划、交通疏导等18类问题清单。借鉴“移动集市・有礼枇杷街”成功经验,经过3轮议事讨论,创新推出“定区域、定时段、定标准”三定管理模式,明确15项具体任务及责任单位,协调腾出60个临时摊位,设置6个便民疏导点,为整治工作画好“施工图”。

代表督战
奏响菜场焕新的“协同乐章”
“主题议事不是‘一议了之’,而是要盯着落地见效。”区人大常委会预算工委主任余向琴介绍,针对议事会上确定的工作任务,区人大组建了代表督战队,采用“日巡查、周通报、月评议”模式,全过程跟踪项目进度。
在代表们的推动下,各部门迅速行动:市城投公司第一时间为临时摊位区域安装了空调;住建部门增设了12组分类垃圾桶及无障碍设施;市场监管部门引入智能溯源电子秤,建立“摊前三包”星级评定制度;综合执法部门采取“拉网式排查+重点攻坚”模式,重点整治车辆乱停乱放、占道摆卖、垃圾乱堆放等乱象;文旅部门也借机开设了宣传专柜,摆放古城旅游手绘地图,让菜场成为文旅宣传的延伸窗口。
以点扩面
激活议事成效的“全域效能”
南湖菜场的“蝶变”不仅改善了民生环境,更成为衢州古城5A创建的鲜活注脚。如今,整洁的菜场与不远处的孔氏南宗家庙、水亭门街区形成文旅联动效应,不少游客在游览古迹后,特意来菜场体验市井烟火,购买衢橘、龙游发糕等特色产品。
柯城区人大将南湖菜场整治中的“议事—执行—监督”闭环机制转化为民生实事办理典范,推动新湖、荷花、东门等九大核心菜场周边集中规范整治,从源头消除马路摊点,破除长期形成的“马路集市”顽疾。
数据显示,今年十一期间,古城景区游客接待量同比增长30.3%,其中菜场周边区域游客满意度达98%,成为展示“衢州有礼”的微型窗口。
“菜市场虽小,却是检验创5A成效的民生考场。”柯城区人大常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持续深化“主题议事日”活动,让每一个主题都贴合民生需求,为衢州古城创成国家5A级旅游景区注入坚实民生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