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浙江新闻8月17日电(作者 武振红)8月16日,莲都区图书馆精心策划的“堰阅读一‘FEiYi’般亲子研学营”活动圆满落幕。20余组亲子家庭怀揣对传统文化的热忱齐聚一堂,参加了为期6天的以“千年通济堰·书香润古今”为主题的文化探索之旅的结课仪式。此次活动创新采用“亲子阅读+文化传承+沉浸体验”三位一体模式,旨在通过体验剪纸、木刻版画、扎染、糖画、小木作技艺和丽水鼓词等丰富的非遗项目,深度链接千年通济堰水利智慧,全力打造“堰阅读”全民阅读品牌,树立莲都新型书香文化地标,让阅读成为贯通古今的文化纽带。

活动现场 供图

“一对一”形式授课 供图

孩子们现场制作 供图
此次活动创新模式赋能传承,“三位一体”共育文化新芽。6天体验期“每日一课”精彩纷呈,每日研学内容“围绕一个非遗项目”,以“一加一”(一个非遗传承人+一名高级老师)方式开展,以“一对一”形式授课指导,让亲子家庭深入体验了剪纸展堰莲、木刻版画印古今、靛蓝扎染绘堰影、糖丝凝韵塑文昌、榫卯匠心筑水脉和丽水鼓词乡音寄深情等课程。此次“堰阅读”亲子研学营,不仅是一次非遗技艺的集中展示,更是一次文化传承模式的创新实践。它以千年通济堰这一活态文化遗产为灵魂主线,将静态阅读与动态体验深度融合:一是以阅读为奠基。每日配套的深度阅读指导课,由经验丰富的名师领衔,借助纪录片、知识挑战、趣味阅读、诗词绘画等多种形式,为非遗体验注入厚重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知识支撑,让实践“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二是以非遗为载体,精心选取与莲都地域文化紧密相连的非遗项目,邀请非遗传承人授课,并巧妙融入通济堰元素(如剪纸堰莲、雕刻古堰、扎染堰影、糖画文昌阁、制作堰模型、堰头唱鼓词等),使抽象的文化内涵变得可触、可感、可创造。当孩子们高举亲手制作的文昌阁糖画,当他们抚摸着靛蓝棉布上自己勾勒的堰影,或摆弄着精巧的木质堰坝模型,当丽水鼓词的乡音还在耳边萦绕——非遗的种子已悄然播撒,通济堰流淌千年的智慧与生命力,正通过这些稚嫩而认真的双手,被感知、被理解、被热爱,更被赋予了创新表达的无限可能。三是亲子沉浸式体验,强调亲子共同参与和动手实践。无论是共同雕刻拓印、协作扎染漂洗、合力浇筑糖画、拼接堰坝模型,还是参与角色扮演、讨论传承创新、学唱鼓词,沉浸式的体验让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极大地激发了参与热情和文化认同。

现场教学 供图

活动现场 供图

孩子们心中深植下文化自信的种子 供图

丽水莲都“堰阅读”亲子研学营活动现场 供图
丽水莲都“堰阅读”亲子研学营在2025年暑期首次成功举办了两期,生动诠释了“传承的核心是人的参与”。它通过创新的模式和深度的体验,不仅让莲都瑰宝通济堰与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代焕发出迷人光彩,更在孩子们心中深植下文化自信的种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生不息注入了澎湃的青春力量。这趟连接古今的文化之旅证明,当阅读、传承与体验三位一体,深远的文明便能跨越时空,在童真的心灵土壤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