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浙江省2024年“全国低碳日”活动在杭州举行
2024-05-16 22:23:51   来源:中新网浙江

  中新网浙江新闻5月16日电 (王逸飞)15日,浙江省2024年“全国低碳日”活动在杭州举行,旨在以新颖有趣的方式,通俗易懂的内容,让公众更直观地了解生态环保和绿色发展理念。

  本次活动由浙江省生态环境厅、杭州市生态环境局、浙江省科普联合会主办;浙江科技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杭州市生态环境局西湖分局、浙江省绿色科技文化促进会、杭州市全民绿色行动促进会承办。

活动现场。主办方供图活动现场。主办方供图

  活动现场,主办方为赛马评估结果A级的第一批浙江省级低(零)碳试点乡镇(街道)进行授牌,来自宁波市奉化区大堰镇、台州市椒江区大陈镇、杭州市余杭区百丈镇的相关负责人,分别介绍了低(零)碳试点做法和经验。

  “2021年以来,我们在生态环保部门的指导支持下,以解决毛竹抛荒问题、推动竹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核心,启动了低碳试点创建工作。三年来,通过围绕‘科学方法算碳、科技赋能管碳、生产生活降碳、竹林经营增汇’四个方面开展一系列探索,取得了初步成效。”分享环节中,来自百丈镇的工作人员讲述了当地低碳推广的故事。

  据悉,2021年起,百丈与浙江农林大学开展校地合作,首创村级尺度碳排放测算方案并率先在当地半山村实践。在此基础上,当地发布首个各村碳中和发展白皮书和全镇GEP核算报告,全面揭示村级尺度的碳排放和碳汇结构。基于科学测算方案,百丈镇又重点打造了“碳管家”智慧监测平台,构建形成“1+1+N”为框架的村级尺度碳排放数字化管理系统。2023年,该平台成功入选“杭州市十大低碳应用场景”。

  三年来,低碳理念慢慢融入百丈村民的生活习惯。比如,半山村发布了首个低碳版的村规民约,推出了家庭“碳积分”;仙岩村推出了冬笋碳标签,并探索通过先进技术降低每千克冬笋的碳排放;溪口村开发了毛竹桌签,践行以竹代塑;位于溪口村的传梭博物馆大力倡导无废理念,由笋壳制作的“加油鸭”和稻草制作的“无废龙”深受市场热捧……

  除了交流分享,活动还发布了“杭水”碳标签。“我们分别对300毫升、500毫升和5升三个规格的新款瓶装水进行碳标签认证。以500毫升‘杭水’为例,从上游原材料提取加工、原材料运输、产品生产、产品运输、产品使用和产品废弃回收等6个阶段进行核算,每瓶水‘全生命周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为0.18千克二氧化碳当量,相较于传统生产模式,‘杭水’每瓶减排约0.1千克二氧化碳当量。”杭州原水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此外,浙江省碳普惠交易市场平台建设启动暨现场名称征集仪式举行,浙江将构建碳普惠减排交易机制“1+X”建设模式,形成差异化的产品类型和开发模式,创新多层级消纳激励机制,努力形成碳普惠减排产品定量化、产品开发数字化、消纳渠道多样化的碳普惠运作模式,为可持续发展注入绿色低碳的力量。(完)

[编辑:许昭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