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浙江新闻11月9日电 (张斌)“本届论坛比上一届又有所提升,商事调解、基层人民调解等都有提及,也在各个方面都有提高。”11月8日,在浙江宁波前湾新区举行的第三届全国新时代调解论坛上,中华全国人民调解员协会副会长刘跃新说。
此次论坛以“新时代新征程调解制度的创新发展与中国式现代化”为主题,吸引了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财经大学、同济大学、华东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湘潭大学等全国各地的调解专家、理论学者及实务工作者,共同探讨调解工作的创新与发展。
在论坛“交流访谈”环节,主办方邀请宁波市医疗纠纷、涉企纠纷、涉外纠纷、商事纠纷等不同领域的调解员代表上台发言,分享工作经验。
作为中国重要的贸易枢纽,宁波不仅在经济和贸易上对外开放,更在社会治理和法治建设上展现了开放包容的态度。
为了及时化解各类涉企纠纷,宁波市引入行业协会、公证机构、律师事务所等社会力量参与商事调解工作,培育设立知识产权、金融等涉企领域专业商事调解组织。
在宁波慈溪市律谐商事调解中心,其与法院、司法局、工商联签订了商事纠纷非诉化解合作框架协议,今年已累计调解纠纷193件。负责人范红枫说:“通过多方联动,我们为企业家和职工提供了丰富、可靠的多元调解服务。”
活动开幕式上,第三届新时代调解论坛征文获奖名单公布,共评出一等奖8篇、二等奖13篇、三等奖28篇、优秀奖18篇。论坛主旨演讲环节,受邀进行主旨演讲的专家学者围绕枫桥经验、商事调解、调解机制等问题展开探讨,分享他们在各自领域的成果和对未来调解工作发展的洞见。
宁波市委依法治市办副主任、市司法局党委书记、局长蒋文丰受访时说,近年来,宁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与时俱进探索创新,劳动争议、交通事故、医疗纠纷等人民调解工作被誉为“宁波解法”,设立全国首个地市级调解学院——宁波调解学院,浙江全省首个人民调解基金等,不断健全和完善以人民调解为基础的多元调解体系。
回到2019年,宁波开放大学组建团队着手调解人才培养理论建构和路径、模式探索。2021年3月,宁波市司法局、江北区人民政府、宁波开放大学联合共建宁波调解学院,这在全国范围内尚属首例。
宁波开放大学调解学院负责人陈益凤称,3年多实践探索下,宁波形成了一系列的可视化教学成果,逐步成为调解人才培养和调解理论研究的新高地,为同心聚力实现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发挥了重要作用。
“本次论坛的举办,不仅为全国的调解理论与实务工作者搭建了一个良好的沟通桥梁,更为今后调解事业的发展指明新方向。”陈益凤说。(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