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浙江新闻12月4日电(记者 王刚)近日,在2024国际残疾人日,浙江省教育厅艺术心理疗愈教师培训项目负责人曹晨携浙江大学学生“有爱的”无障碍公益社团及其他高校志愿者团队,在浙江杭州开展残健融合美育活动。
图为:市民尝试用盲人拐杖作画。中新社记者 王刚 摄
图为:市民体验轮椅作画。中新社记者 王刚 摄
图为:残疾人工艺美术作品吸引市民打卡。中新社记者 王刚 摄
图为:市民体验轮椅作画。中新社记者 王刚 摄活动现场,铺设的巨大画纸成为创作的舞台,盲人拐杖、眼罩、轮椅等辅助器具散布四周,残障人士与市民一同参与艺术创作。
“活动超越了艺术的表现形式,它是心灵对话与深度共鸣的桥梁。”曹晨在现场表示,通过创作,我们跨越了残与健的界限,让艺术成为打破隔阂、重塑联系的力量。在国际残疾人日,我们见证了身体与心灵的共振,艺术在无声中带来了疗愈与共情。
图为:残疾人创作的工艺品吸引市民。中新社记者 王刚 摄
图为:残疾人体验轮椅作画。中新社记者 王刚 摄
图为:残疾人创作的美术作品等吸引市民。中新社记者 王刚 摄
图为:活动参与者合影。中新社记者 王刚 摄据悉,该活动为杭州市首届“阳光艺术家”残疾人工艺美术展评及东部城市残疾人艺术交流展的配套活动,浙江大学学生“有爱的”无障碍公益社团、浙江传媒学院“小福佑”电台、宁波卫生职业技术学院“美愈”视觉社团志愿者团队共同参与,在传递艺术治愈力量的同时,展示残疾人群体的创造力和潜力。(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