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 索
高校学子深入畲乡 探索智慧医疗赋能基层密码
2025-07-21 21:20:40   来源:中新网浙江

  中新网浙江新闻7月21日电(张煜欢 杨永康 王业凯)7月,浙江师范大学数理医学院“智医行”社会实践团深入武义县大田乡岭下汤村及景宁畲族自治县多个村落,开展主题实践活动。团队创新构建多维实践模式,通过“循迹溯源”感悟思想伟力、“红色寻访”传承忠勇基因、“义检服务”助力百姓健康、“乡村调研”洞察基层医疗、“校友访谈”凝聚发展动能,以交叉学科专业素养精准服务基层需求,探索智慧医疗助力乡村振兴的有效路径,展现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

队员们模拟指导村民心脏复苏。浙师大数理医学院供图

  队员们模拟指导村民心脏复苏。浙师大数理医学院供图

  义检服务暖乡土 智慧赋能基层医疗

  义诊服务惠民生,健康桥梁暖人心。实践团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优势,将“移动诊室”与“健康课堂”搬进乡村,以专业服务构筑守护村民健康的坚实桥梁。在武义县岭下汤村党群服务中心,团队联合校医院专家开展急救技能专项培训。

  在景宁畲族自治县,实践团与东坑镇卫生院紧密协作,开展了为期4天的高密度联合义诊。为期4天的义诊累计服务超600人次,单日最高接诊量达200余人次。青年队员在服务中体会到,作为连接数理医学理论与乡土需求的纽带,自身的专业能力正是破解基层健康服务“最后一公里”难题的关键力量。

  与此同时,实践团深入基层一线,聚焦智慧医疗如何破解乡村健康服务瓶颈,在景宁东坑镇展开扎实调研。通过实地考察、设备操作体验及与医务人员深度交流,实践队系统了解了“智慧流动医院”的创新模式。

  同时,团队重点调研“远程门诊+AI云诊室”应用实效,现场观摩村民通过高清设备与丽水市医院“面对面”问诊。这些前沿技术与基层场景的深度融合案例,为团队探索“互联网+医疗健康”本土化方案提供了宝贵蓝本。队员们领悟到,智慧化、数字化是提升基层健康服务可及性、质量和效率的关键所在。

队员们参观东坑镇卫生所云诊所。浙师大数理医学院供图

  队员们参观东坑镇卫生所云诊所。浙师大数理医学院供图

  循迹溯源悟初心 凝聚青年担当

  此次实践团以“循迹溯源学思想促践行”为主线,实地探访景宁畲族自治县双后岗村与三石村。在双后岗村,团队系统学习该村以党建为引领,通过道路硬化、光伏产业、文化传承等举措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奋斗历程。转赴三石村,团队深入调研其“党建统领、茶业核心、多元融合”的发展模式,该模式驱动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180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至3.57万元,生动诠释了产业融合发展的富民实效。

  紧扣“红色足迹”主线,实践团深入景宁大张坑村,参观革命历史陈列馆,系统学习畲族革命先辈雷景三、钟岐花的忠勇事迹。团队专程拜访雷启勋前辈,记录整理其口述历史,将访谈转化为鲜活的“行走思政课”。这不仅是一次历史的聆听,更是一次精神的洗礼,激励着青年一代要自觉成为红色基因的坚定传承者和忠实践行者,将这份“忠勇”精神融入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实际行动中。

  为深度汲取一线智慧、凝聚发展动能,实践团精心策划并开展校友访谈专题活动,走访扎根畲乡基层的浙师大毕业公务员李姝洁学姐。访谈中,李姝洁以亲身经历为轴,系统分享了从“象牙塔”到“田间地头”的转型挑战与心路历程,以及畲乡基层工作日常与难题应对经验。

  基层是最好的课堂,群众需求是最清晰的指引。本次“智医行”实践不仅是一次深入的社会服务,更是一堂生动的国情教育课和专业技能实践课,大学生们在服务社会中深化了家国情怀、锤炼了实践本领,为绘就共同富裕图景增添了生动的青春注脚。(完)

[编辑:孙妮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