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中村改造如何既提速度,又有温度?北仑区大碶街道璎珞村给出了答案——创新实施“1400”改造模式,推动173户村民实现“整村征迁一次成型、安置配套全面升级”,不仅破解了人居环境难题,更让“安居”愿景进阶为“优居”现实。
所谓“1400”模式,即以城中村改造“1次成型”为总目标,以意愿征询、丈量评估、协议签订、房屋腾空“4个100%”为总思路,全程实现“0信访0投诉”。
2025年3月,璎珞村已完成全村173户征迁改造,目前已完成安置,大幅缩短了过渡期;同步实施的契税补贴等政策,还缓解了村民经济压力,精准解决老年人租房难、结婚人群急需用房等民生痛点。安置后,村民搬入横杨未来社区地块的碧辰玥府小区,配套设施显著改善,人居环境迎来质的提升。
拆迁前的大碶街道璎珞村。党建引领:织密征迁“合力网”
攻坚的关键在于组织。街道主要领导多次召集综治办、应消站等科室,专题研究璎珞村征迁工作,逐一过筛难点与风险,建立“周六会商”机制,20余次专题会商累计解决难点30余个。抽调业务骨干、村社干部组成6个攻坚小组,实行“包干到户、挂图作战”;同时挖掘退休干部、乡贤、前任村干部的群众优势,联合党员干部、村民代表带头示范,针对重点对象制定“一户一策”,化解矛盾于萌芽。
此外,街道联合征迁、综治、资规、派出所等10个部门建立联席会议机制,8次会议成功协调宅基地批后经济纠纷等疑难问题15个,形成“多方协力”的攻坚格局。
实干加速:交出“四百答卷”
速度的背后是精准施策。街道统筹管理区主任、联村干部等力量,走访村民代表、党员、乡贤,梳理出立户认定、房屋权属纠纷等4类普遍性矛盾,依托村民座谈会、网格说事提前释疑,结合村干部、亲友劝解,200余起疑问前置化解——仅5天实现100%意愿征询同意,12天完成100%丈量评估。
签约阶段,攻坚小组与村干部加班加点,300余人次谈判化解矛盾20余起,对不合理诉求坚守政策底线、保障村民利益,15天完成100%协议签订。
腾空环节,街道提前制定5套应对预案,如老年人搬迁不便、家庭矛盾搬迁难等问题,借村民代表、党员带头效应消除攀比心态,4天实现100%房屋腾空。
碧辰玥府小区。服务大局:拆管结合护民生
不止于“拆”,更在于“长远保障”。街道坚持“搬迁腾空”与“地块管理”同步,在璎珞村拆后地块设置围挡、安排专人巡查,防范违规占用、垃圾堆放等问题反弹,为后续用地打好基础。
长远规划中,该地块将被打造为包含货运集卡停运、党群驿站等功能的多功能综合配套场所,既能疏解片区集卡停车难,也能为群众提供便利,让城中村改造真正服务于民生福祉提升。(甬派客户端记者 周科娜 通讯员 曹燕萍李晨晗 赵亦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