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从鄞州区征管中心传来好消息,作为重点民生工程的邱一村棚改1、2项目,已完成安置工作,这意味着全区最大的单村安置项目圆满收官。
该项目自2018年启动签约以来,规划安置于清旭雅苑、清逸东苑、清辉东苑3个小区,曾因清旭雅苑仅建成776套房源而面临房源缺口505套。邱隘镇通过精准施策、统筹推进,最终交付2835套安置房源、完成331套货币回购,成功破解难题。
清旭雅苑小区多元拓渠:靶向破解房源缺口困境
面对房源缺口,邱隘镇首先从拓宽安置渠道入手,精准制定异地安置方案。经筛选,将房源充足、区位邻近、套型适配的清逸东苑、清辉东苑确定为异地安置点,释放174套可安置房源。尽管宣传发动后报名需求达300套,超出配额近一倍,镇里通过公平抽签方式,顺利完成异地安置资格分配。
异地安置后,57平方米、77平方米两种套型仍有331套缺口。邱隘镇迅速启动货币回购补充方案,主动对接市东投集团及区征管中心,成功落实5.24亿元回购资金。政策一经推出便得到积极响应,报名登记达617套,最终同样通过抽签确定资格,实现房源缺口的精准补位。
为提前化解政策疑虑和补偿争议,镇城建办联合司法所设立咨询专窗、召开现场答疑会,累计为83人次提供政策解读、协议签订指导等服务,精准解决被拆迁人各类诉求13项,筑牢权益保障第一道防线。
清逸东苑小区精细管控:跑出安置服务加速度
安置房建成交付的效率,直接关系安置工作进度。邱隘镇明确施工方、监理方责任清单,建立“周巡查、月通报、季考核”的督导机制,通过13次联席会议,成功协调解决台风积水、施工道路破损等建设堵点26项,确保清旭雅苑、清逸东苑、清辉东苑3个安置小区于去年6月全部竣工验收。
安置分配的公平公正,是群众最关心的核心问题。镇里制定“身份核验—确定顺序—按序抽签—结果登记”全流程方案,抽调47名机关干部组建工作组定岗定责,并委托公证处全程参与、现场录像,最终顺利完成2661套原地安置、174套异地安置。
为提升群众获得感,邱隘镇创新推行“信息核验—结算开票—交付验房—产证办理”一站式服务模式,开设2个政策解读窗口、6个资金结算窗口、6个不动产登记窗口,精准核算面积差与款项明细,现场代办不动产权证,真正实现“安置只跑一次”。
小区抽签定位现场闭环防控:守护安置全程和谐稳定
拆迁安置涉及多方利益,风险防控至关重要。邱隘镇建立拆迁办“自行审”、第三方“专业审”、镇党委“监督审”三重审计机制,对1515份拆迁档案逐一核查,通过14次问题研判会梳理出家庭产权纠纷、面积核算争议等12类潜在风险点,建立重点人员台账和矛盾隐患清单。
针对梳理出的矛盾隐患,该镇整合司法、信访等部门力量与“楼栋热心阿姐”等社会力量组建调解小组。以清辉东苑部分住户套型异议为例,通过调取原始签约档案、邀请专业机构复测、组织家庭协商会等多环节调解,仅用一周便达成一致。
为畅通诉求表达渠道,邱隘镇依托社区服务驿站、政协委员工作室、人大代表联络站等平台收集诉求,常态化召开诉求解决质效分析会。安置期间共接收投诉反馈12条,问题解决率达100%。
从房源缺口的破局攻坚到安置流程的规范高效,再到矛盾风险的闭环防控,邱隘镇以民生为导向的实践,为大型城中村改造安置工作提供了可复制的基层经验。(甬派客户端记者 周科娜 通讯员 傅凌云 罗芳 文瑜)